发布时间:2020-11-25 浏览次数:6840

编者按

南昌师范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着力推进我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以第八届“教学月”活动为契机,围绕“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大家梳理推荐“课程思政”相关文章,并将陆续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全校教师展示校内外优秀案例,供全校教师学习、借鉴。希望全校教师积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藏的思政教育元素,与思政课真正实现同向同行,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主讲教师
戴勇  文学院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I


课程简介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以及文艺思潮、文学流派、著名作家作品分析等。本课程以文学史为线索,以作品为重点,讲述从20世纪上半叶以来至今的中国文学;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了解重点作家作品及其个性风格,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现代审美观独立阅读、鉴赏、评价作品,并初步具有指导学生阅读鉴赏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第二章 鲁迅

一、课程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掌握鲁迅早期的文学思想。熟知鲁迅写作《狂人日记》的动因。掌握《呐喊》、《彷徨》的写作特点及对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贡献。明了《故事新编》的叙事特点。

二、思政育人目标

在熟知鲁迅的人生经历的同时,感知鲁迅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鲁迅的文学作品,从中感受鲁迅爱国主义思想、立人思想及反封建精神

三、思政育人案例设计及实施过程

(一)思政育人案例设计

????_20201128235256.jpg


(二)实施过程 

第一节 鲁迅的生平理想

思政融入要点

1. 是通过鲁迅的一首《自题小像》感知其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用“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表示我对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但祖国人民却并不知道,尽管如此,我依然爱着自己的祖国,即便是奉献自己的生命。

2. “幻灯片”事件。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一次看日俄战争的幻灯片,片中有中国人给俄国做侦探,被日本人拿获砍了头。日本学生山呼万岁,鲁迅倍感屈辱:“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由是愤然退学。鲁迅弃医从文的根本原因即是他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鲁迅一生的经历可表现如下:绍兴→南京→日本→绍兴→南京→北京→厦门→广州→上海。从鲁迅的求学轨迹及工作轨迹来看,让学生感知鲁迅孜孜不倦求学的奋进的精神,以及未来追求真理为开启民智启蒙百姓的努力。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思政融入要点

 1.对平民的关注。

鲁迅“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而艺术’,看做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以前古代小说中的主人公要么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要么是侠盗贪官妓女嫖客,而对普通民众关注极少。鲁迅则开始把目光聚焦到这最普通的民众身上来,大量的农民成为他描写的主角。如阿Q、闰土、祥林嫂、王胡、小D等等。从鲁迅对这些群体的关注,引导学生对鲁迅国民劣根性批判的深度理解。

2.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揭示。《狂人日记》、《药》革命者被封建势力镇压、吞噬;《祝福》封建礼教吃人;《孔乙己》封建科举制度吃人。鲁迅用这些作品诠释了封建礼教制度权力对人民生命的吞噬,对知识分子精神的奴役。

3.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如《离婚》中的爱姑、《祝福》中的祥林嫂、《伤逝》中的子君、《明天》单四嫂子。《祝福》祥林嫂《离婚》爱姑。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感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悲惨,她们没有自己人格尊严,没有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力。另外,即使走出了家门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因为不能掌握经济上的独立,仍然难以避免悲剧的命运。

4.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代表作品《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塑造。阿Q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指的是当人们在悲惨的处境中,不敢正视倍受屈辱的现实,反而以种种自欺欺人的方式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以消解自己被打败的事实。其主要表现有:①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在幻想和精神上消除失败的耻辱。②爱面子、讳疾忌医,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③欺善怕恶、欺弱怕强④麻木健忘

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精神胜利法的概念及表现。要理性对待阿Q精神胜利法的弊端及有所可取之处。


第三节 故事新编

思政融入要点

1.对中国的脊梁式人物的肯定。代表作品《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补天》中女娲五色石补天,抟土造人,最后自己的身体融入土地。女娲的聪明才智充满智慧的表现及自我牺牲精神是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的。《奔月》中后羿功成身退隐退山林后依然前行独自奋斗拼搏,其身上的独战精神亦是值得肯定的。《非攻》中的墨子及《理水》中的大禹都是实干家,墨子说服楚王止楚攻宋,大禹带领民工治水,他们都是亲力亲为是实干家,亦是中国脊梁式人物。

    通过学习这些人物故事,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脊梁式人物的人格魅力,同时教育学生要树立报效祖国为人们服务的信念。

    2.对中国传统文化树立辩证分析的科学态度。代表作品有《采薇》《出关》《起死》。《采薇》伯夷、叔齐。揭露儒家所谓王道的虚伪性。《出关》批判老子的消极无为。《起死》批判庄子“无是非观”。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其中有精华亦有糟粕。要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态度,理性对待。


四、教学反思

1.思政融入的时机要适度。

一堂45分钟的课,不可能每个知识点都能达到课程思政的融入。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水到渠成的融入。比如在讲鲁迅的经历时,可以结合他在日本留学期间为什么弃医从文,及所作《自题小像》来阐释其爱国主义精神。

2.思政融入要有针对性。

思政融入的内容不能大而化之空洞无物,要有针对性,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而言,要结合作家作品来谈,要抓住一个知识点进行有机渗透。

3.思政融入要有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思政的融合要有启发性。也就是说思政的内容最好不要由老师全盘讲出,而是要经过老师的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自己说出答案。